美元指数已经强势了很久了。
你看这指数的走势,一路向上,最近2年尤其坚挺。
(资料图片)
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散,美股高位震荡,连多年横盘的日经指数都快新高了,可我大A还在打3000点保卫战。
关键是美元加息已然是强弩之末。不管怎么说,美国2024年11月份大选,不可能明年10月份才降息,总得降完息后留一段让经济看起来欣欣向荣的时间来助选,不然为啥拼着老命加息,为他人做嫁衣裳就这么好玩么?
这次周期,跟我们旧有的印象不一样。
整体需求确实是拉跨,但是能源和主要的大宗价格却罕见的高位横盘。
本次大宗价格在2022年初达到高点之后,正常来说,应该会有一次全面的下行,一般情况下南华期货的商品指数应该回到1400点左右的位置,但在调整之后却横在了2200点的位置上,截至9月6日,指数超过2600点创了新高。
让我们看看终端的需求有多差。
中国的PPI,也就是工业品出厂指数,代表了全社会的实际需求情况,自2021年10月份之后是急速下坠,2023年6月才刚刚有见底的迹象。
应该说,这是一次比较少见的背离。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,直觉上看既然大宗商品都处在历史高位,而且大宗又都是典型的周期品,我们很难说服自己去赌大宗商品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。哪怕PPI告诉我们,需求即将见好也不行。
能源、金属矿产和农产品这些典型的大宗商品,中国都没有国际定价权。我们仅剩的那一点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,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,意味着通胀。我们没有国际定价权,那不可避免的就是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带来的输入性通胀。
但是衡量通胀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指标,那就是金油比和金铜比。常规意义上,金油比和金铜比被用来作为经济周期的参考指标,因为这个指标本质上就是用黄金作为计价货币,来衡量原油和铜的价格。具体来看,金油比和金铜比,都是一盎司黄金可以买到的原油和铜的数量。我们一般认为黄金的价值稳定,当金油比和金铜比处于低位时,我们通常认为此时原油和铜的价格处于高位,经济应该是繁荣的。
如果我们假定黄金的价值稳定,那金油比和金铜比还有一个用处,就是可以排除计价货币之后测度实体经济的通胀水平。长期来看,由于黄金的数量每年增长有限,而原油和铜的开采能力实际弹性比较大,因此金铜比和金油比总体看是提升的,也就是原油和铜实际应该是处于通缩状态。
从数据上看,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的1945年至今,金油比总体上比较稳定,大部分年份稳定在20左右,从2015年以后基本都在20以上。金油比比较低的年份,一次是上世纪70年石油危机,另外一次就是本世纪初的那次商品大牛市。当前的原油价格,从金油比的角度看,完全不能算高估。
或者说,当前90美元/桶的原油价格,一点都不高。
再看金铜比(每盎司黄金价格/每百磅铜价)。
为什么选择铜,是因为铜号称“铜博士”,是世界经济的金丝雀,其价格反应了经济的活跃程度。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,金铜比总体就已经超过了3,2010年之后,这个数值就稳定在了4以上。
通过金油比和金铜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那就是以黄金计价,当前的大宗商品,其实是处于通缩状态的。
那结果自然水落石出,黄金和美元肯定有一个出问题了。
当前高涨的大宗价格,实质就是一个,那就是作为计价货币的美元,其购买力已经大幅缩水,虽然美元指数还在高位。
关于黄金,这个世界有很多误解,其中有些是故意的。
巴菲特曾经这么评价过黄金,“黄金是从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来的。然后我们将它融化,再挖一个洞把它埋起来,花钱雇人看守着。它没有什么实际用途。如果火星上的人看到了这一幕,他们一定挠头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?”从价值投资的角度,黄金的投资,也正如巴菲特所说的这样,黄金既不能创造价值,也没有持有利息,有的只是击鼓传花。
可如果我们从1968年开始计算,当时的黄金价格是35美元每盎司,截至2023年最新价格按照2000美元每盎司,累计55年的年化收益率是7.62%。按照约翰·伯格在《共同基金常识》中的数据,美国历史上股票市场的长期收益率是7%左右,债券是3.5%。在A股长期如果能够保证超过7%的收益率,也算是一个相对优秀的业绩了。
我们其实一直低估了巴菲特的地位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美联储本身就是一家公司,只不过受美国政府监管,我们还一直认为美联储的地位就等同我们的央行。巴菲特曾经说过,关注宏观就是浪费时间,那是因为美联储的决策就是巴菲特这一批大佬们做出的。
黄金本质上是世界法定信用货币的备胎,双方互为自身的镜像,当法定货币强势时,黄金的作用就会被压制,反过来,当法定货币处于弱势地位时,黄金就会走向前台。信用货币最讨厌的就是黄金,因为信用货币只要开启印钞机就可以了,但黄金不能。
拉长历史的角度看,只要信用货币存在,持有黄金就是有意义的。
美元购买力的下降,其实早有征兆。
一栋大楼的坍塌,一定不是一直都运转的好好的,然后某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轰的一声就倒掉了。在这栋楼塌掉之前很长一段时间,这栋楼里住户和路人就应该观察到了,墙皮掉落,墙壁开裂,下水道四处漏水,蟑螂和老鼠泛滥。美元也是。
从上个世界80年代到现在,美元一直都是世界最核心的法定货币,美元强则黄金弱,美元弱则黄金强。从1980年至今,世界经济经历了四次美元潮汐,上图是四次美元潮汐中,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图,蓝线代表美元指数,紫色的线代表黄金价格。你可以发现,在前三次美元潮汐中,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。但是2010年以来的第四次美元潮汐却发生了变化,在2019年之前,黄金和美元整体走势依旧是负相关的,但从2019年开始,这个趋势显然是被破坏了的。随后就出现了美元指数上涨,美元强势却没有压住黄金价格的情况,这在以前极为罕见。
美元的问题出在贸易逆差太大,政府债务太高,积重难返。
在1975年之前,美国大部分时间在进出口贸易上相当克制,主要年份都是顺差。1975年之后画风突变,从1976年开始到现在,美国已经实现了连续47年贸易逆差,累计贸易逆差达到15.5万亿美元,占到2022年美国GDP的61%,按当前的市值计算,可以买下大半个美国的上市公司。
历史上,美国政府的财政纪律一直维持的还不错。从1945年二战结束,美国政府的未偿债务余额占GDP的比值就开始逐年下降,一直到1980年,最低到了40%左右,但随后画风突变,这个比值逐年上行,到2020年已经超过100%,而且这是在没有发生任何战争的前提下。
2022年美国政府的未偿债务总额就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,而且美国财政部还一直放风,要将政府的债务上限提高到51万亿美元,这相当于当前美国GDP的2倍左右。
这么高的债务水平,再叠加长期的贸易逆差,美国已经失去了靠财政盈余解决问题的能力,剩下的就只有开动核动力印钞机这一条路了。
美国这艘大船,看上去依旧光鲜,但内里已然是破败不堪。
美元的走势需要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。
从康波周期的角度,从1991年开始的这第五次大康波周期,客观的说,对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民众,并没有带来什么经济增量。
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,本质上带来的是分配方式的改变,也就是没有做大蛋糕,只是切蛋糕的人变了。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,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垄断的代名词。
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“大象曲线”,反映了全球收入的不平等状况。从1988年到2008这20年间,收入增长最快的有两部分人,一部分是发达国家那1%的全球化精英,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,尤其是中国。有赢就有输,相对的输家就是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。
这条曲线如果叠加美元的全球化,那就会展现出另外一层涵义。从1991年开始的这一波康波周期中,受益于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那批人,就是发达国家1%的全球化精英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中产,这一批人,也是美国那15.5万亿美元长期贸易逆差的拥有者。同样,也是全球化和美元最坚定的基本盘。
为什么现在美元的问题瞎子都看得见,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对美元抱有坚定的信仰,并不是因为这批人脑子不清醒,屁股使然。你想想这批美元资产,数量足有15.5万亿美元!我们散户平时买了一只股票,还见不得别人说不好,何况这么一笔惊天财富了。
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,并不意味着大宗商品处于内在价值的高位,单纯只是因为美元不值钱了,就这么简单。从逻辑上说,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价格不应该处于高位,也就是说,人民币有强烈的内在升值预期。
最近美元兑人民币涨到7.3了,可以说是2008年以来的人民币币值的最低位。
一个以服务业为主,逐渐失去先进技术支撑的美元,跟另外一个制造业立国,技术代差不断追平甚至超越的主权货币相比,谁更虚弱肉眼可见。
去美元化是一个趋势,早行动早受益。
去美元化本身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。以往的美元潮汐下,外溢的美元回流美国,推高美国的资产价格,然后再流出,低价收购海外资产。只不过这一次美元回流美国,就只会推高美国的资产价格,再也没有机会流出去收购海外资产了。因为这一次,多年的贸易逆差累积的美元,会让美国感受到经济规律真正的作用,那就是贸易逆差必然带来货币贬值,哪怕你是美国,也只能推迟,而不能豁免。
至于美元会贬值到什么程度,我也不知道,但幅度一定不会小。
如果你现在持有美元资产,那么现在趁早脱手是最合理的选择。无论人民币还是黄金,你都值得拥有,也可以选择大宗商品,只要你有足够的避险工具。
如果你必须持有美国资产,可以学学比尔·盖茨,他是当下美国第一大农场主,拥有的农田面积足足有一个上海浦东那么大,但我猜这种核心资产你大概有钱也买不到。
当然巴菲特也可以学,巴菲特持有的西方石油公司,也算是核心资产,作为硬通货,可以对冲美元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我并不建议现在润出去。客观的说,过去的四十年中,有两大行业是极为受益的,一个是跟全球化相关的行业,包括外贸,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业,第二个是房地产。这两大行业在过去几年过得都比较艰难,声音也比较大。但也有过得好的,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,那就是恨不得天天过年。
朝看花开满树红,暮看花落树还空。没有一个行业能够永远长青。最近金融行业受的影响很大,除了降薪之外,有些券商研究所整个被裁掉。但我觉得没有必要继续悲观,未来的股市,扮演的将是过去房地产的角色,成为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发动机,机会只会越来越多,而不是减少,前提是你要先苟住。
最后,如果你必须持有美元,那我建议你做好一个预案。那就在美元汇率开始大幅贬值时,冲进港股抄底中农工建四大行,这是你减少损失的最简便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案,但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,到了后期交易会十分拥挤。为什么呢?因为港币是联系汇率制,1美元固定兑换7.8港元,但同时港股上市公司的底层资产又主要来自于大陆。这就客观造成了港币具有美元和人民币双重属性。
@今日话题 @雪球基金 @雪盈证券 @雪球活动 @雪球访谈
$比亚迪(SZ002594)$ $贵州茅台(SH600519)$ $中国平安(SH601318)$